百年企业活不过红十字会?看看1863年发生的传奇历史
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亨利·杜南是一位来自瑞士的商人。1859年,他在战场上目睹了无数尸体的惨状,心中愤慨不已,便奋笔疾书,猛烈抨击当局在救助上表现出的无能与漠视。他对社会的不公有着强烈的敏感和清醒的认识,因而作出了一系列激进的举措。
这个不拘一格的仁人志士于1863年召集了五位志同道合的领袖,成立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四年后,他们成功推动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将白底红十字这一图标设立为国际通用标志。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使得素有敌对关系的奥地利和法国的代表同时在国际公约上签字,这一策略显然远远超越了当前那些互联网巨头为了争抢市场而烧钱的做法。
展开剩余66%更有意思的是,红十字会的生命力远超多数科技企业。诺基亚从行业顶尖到市场崩塌不过是短短几年,而红十字会则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其标志被穆斯林国家改用红新月后,依然被广泛认可。
杜南在1901年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和平奖时,生活拮据到连住院费用都难以支付。但如今,几乎没有哪个慈善机构敢声称比红十字会更具权威性。回顾其成功的原因,不禁让人深思。
首先,红十字会恰到好处地抓住了战争这一迫切的痛点,战场救护始终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需求。其次,红十字会专注于人道救助而不涉足政治,这使得在土耳其等国即便使用红新月标志,他们也能迅速调整章程来承认这一点。此外,杜南巧妙地邀请南丁格尔这样的护理专家加入,从而迅速将救护体系标准化,形成了一种高效的救助模式。
归根结底,红十字会的成功在于其始终专注核心业务,能够迅速应对变化并迭代进步,同时与优秀人才建立紧密联系。如今,一些企业口口声声要实现长久发展,却在补贴战中败下阵来,最终只得裁员自保。
值得关注的是,在1864年签署日内瓦公约时,即便普鲁士和丹麦正在进行激烈的交战,战场上依然会优先亮出红十字的标志,连敌人都对此表示认可。这在商业世界中可谓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认可度。
我的最新领悟是:人道主义组织才是真正的硬核创业项目。活了160年而不衰退,覆盖了192个国家,还让各国军队主动支付保护费,这种商业模式甚至让比特币都感到自愧不如。某些行业巨头不妨去日内瓦总部学习一下。
发布于:天津市通弘网配资-配资炒股-股票开户-股票市场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